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:文明实践鲜花在瑶乡绽放
        发表时间:2023-03-20 来源:中国文明网

          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,文明实践活动全覆盖,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全覆盖——广东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,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,坚持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,以统筹各种资源为举措,以全域推进、全域覆盖、全域发展为目的,实现3个全覆盖,交出了一份厚重的答卷。

          自2018年8月试点以来,乳源建设了259个文明实践所(站、点)以及100多个广场、百姓舞台,组建了444多支志愿服务队,设立了10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,开展了7000多场志愿活动,100万余群众受益等,使乳源这个被称为“过山瑶之乡”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绽放着鲜艳的文明之花。  

          坚持“十全”思路,打开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局面  

          乳源在试点的基础上,以扩面提质的理念,统揽文明实践工作全局,重点围绕体制机制、阵地、队伍、项目、活动等方面实施“提升工程”,创新性提出“十全”实践思路。  

        365bet体育在线15_365为什么提现不了_英国365bet

          一把手统筹抓落实,文明实践全程推进。坚持县委挂帅,形成县、镇、村“一把手”亲自抓、亲自管、亲自干的工作格局。  

          建章立制夯实基础,全线保证文明实践。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互助会,制定工作方案,建立联席会议、经费保障、监督激励等制度。  

          引领带动纵横联动,文明实践全部融合。把文明实践工作与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、疫情防控、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紧密起来。  

          加大投入增添动能,文明实践全力保障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,同时通过社会定向捐赠资金、会员缴纳会费等方式,多渠道筹措资金。  

          整合资源建设阵地,文明实践全面覆盖。按照“十个一”和“12345”标准,因地制宜加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,目前规范化建设了1个实践中心、14个实践所、118个实践所、126个实践点,同时依托公园广场打造了金狮公园等9个志愿服务V站,构建点多面广、功能完备的“15分钟志愿服务圈”。  

          壮大队伍建设规模,志愿服务全域覆盖。按照“8+N”队伍配置标准,持续优化“2+N”志愿服务队伍架构,进一步充实完善宣讲团和服务队,大力实施县镇两级“双重”激励回馈机制,有效激励群众参与热情,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3.1万多名,志愿服务队444支。  

          精心培育服务项目,志愿活动全体参加。结合县情、村情、民情的实际,设立了“金鸪鸪”“学习早班车”等10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,通过与志愿服务专业机构合作实施“金点子”计划,举办“助苗行动”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,推动项目品牌化,目前共培育出优秀项目50余个,其中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,省级奖项10项,市级奖项13项。  

          着力培养志愿骨干,瑶乡焕发全新面貌。依托县志愿服务培训学院,引进如“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”会长谭建光教授等第三方志愿服务专家、学者,实施“金种子”计划,培养100名志愿者骨干团队。  

          注重群众主体,瑶汉同胞全员参与。围绕群众为主体,以“六带”即县带镇、镇带村、村带队、队带户、户带人、人带人的形式推进文明实践,形成群众参与度高、参与线路长、参与范围广的格局,2022年,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400余场,线上线下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次。  

          不断创新拓展模式,文明实践成果全民共享。经过几年的先行先试,探索归纳出了“十个一”和“12345”阵地建设标准、“四化四互助”志愿服务模式、“6+X”与“九结合”实践模式等具有瑶乡特色的经验做法。目前,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000多场次,做好事办实事4万余件,线上线下服务群众超过102余万人次。  

          新时代文明实践催生瑶乡“十美”  

          经过不断探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,乳源文明实践取得了优秀成果,新气象、新风貌层出不穷,主要体现在“十美”。  

          传播新思想,瑶乡群众心灵更美。打造了“金喇叭”“金句闪光”“学习早班车”等思想理论宣讲品牌项目,把党的创新理论传到千家万户。如为使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,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县融媒体中心及镇村等志愿者,以“学习早班车”等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,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,用普通话、客家话、瑶语等不同的语言,录制了一千条要点,通过“村村响”大喇叭在全县1000多个村庄进行滚动播放,使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瑶乡大地开花结果。其中,东坪镇新村村委年过六旬的瑶族同胞赵德立兴高采烈地说:“用广播传精神,方法真好,男女老少听得明,记得牢!”  

          注重民族团结,瑶汉关系更美。常态化开展“勉腾勉”等瑶汉互助系列活动,以资源共用、技艺互传、文化共享为主要内容,组织汉族村与瑶族村以“结对子”的形式开展互帮互助志愿服务活动,促进瑶汉团结互助,瑶汉群众关系更好、友情更深、进步更大等,至今瑶汉之间没有发生过影响团结的矛盾纠纷事件。  

          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瑶乡山寨更美。乳源把保护青山绿水作为重大责任,每逢春节前后、清明扫墓、秋冬风干物燥等火灾易发时段,全县1万多名志愿者坚守乡村重点地段、重点区域、重点交通要道,向群众宣传野外用火条例、护林防火法律法规,倡导文明祭祀。如今的乳源处处青山连绵,风景如画。  

          坚持护河疏道,水源环境更美。自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,乳源常态化组织环境、小河清、义工协会等20余支志愿者队伍,开展护河疏道志愿服务活动900多次,清理了乳江河、杨溪河、南水湖等20多条河流的垃圾杂物,同时协助执法人员做好防治污染水源、非法炸鱼、非法捕捞等工作。经过几年的坚持努力,县域境内的河道干净了,水源得到了保护,河水清澈见底。  

          服务下沉网格,城乡更美。1000多名志愿者分别在321个居民小区网格坚持清扫街道、维护交通秩序、服务群众。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,号召广大文明实践志愿者投入疫苗接种、核酸检测、便民服务点等志愿服务中,用“瑶乡红”筑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、生命安全的平安防线。  

          助力基层治理,乡村更美。全县3万多名志愿者,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网络全域覆盖的优势,将文明实践阵地转为乡村振兴、人居环境整治的战场。如游溪镇的志愿者,挑起“139”镇街提升工程的大梁,经过一年时间的奋斗,如今的游溪镇镇区,旧貌换新颜。  

          改善生产条件,生活更美。乳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,切实做好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治、管理民主的文章,为瑶汉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创造条件、提供帮助,实现了“贫有所扶、困有所带、弱有所助、难有所解、病有所医”的目标。  

          培育文艺志愿服务队,文化更美。结合瑶族文化、瑶族风情、瑶族风貌等实际,以校地共建的形式,与韶关学院组建了瑶乡“金鸪鸪”文艺宣讲队,借助高等院校资源优势,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,着力做好传文化和“种”文化的工作,开拓文艺宣讲的新局面,培育了文艺宣讲员2000余名,创作了文艺精品50多个。  

          传承瑶族文化,瑶绣更美。成立“妈妈制造”瑶绣合作社,实行“政府+学校+合作社+志愿者+农户”的合作模式,通过文明实践志愿者为瑶族绣娘提供采集布料、发扬传播等支持和帮助,鼓励瑶族绣娘义务传授青少年刺绣知识技巧,促使瑶绣得以传承和发展,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。  

          扶助“幼苗”,未来更美。在全县中小学设立了以学校为主线、以教师为主导、以学生为主体的文明实践基地,把瑶族传统文化、瑶族风情、瑶族历史等紧密结合起来,将其引入校园、融入课堂,让全县青少年接受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。  

          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乳源瑶乡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迎来新气象、新风貌、新风尚。 (供稿:广东文明办 广东文明网)

        365bet体育在线15_365为什么提现不了_英国365bet

        责任编辑:张 殊凡
       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©版权所有